網帖熱傳:關閉臥室門睡覺更安全?
近日,一條關于臥室門在火災發生時具有重要作用的文章刷屏網絡。
一位自稱是紐約消防局專業人士的博主在社交媒體發文稱,“晚上睡覺,怕黑的人可能總會習慣將房門留一條小縫。有些老年人怕憋悶和封閉,也會習慣大敞著門,但關上臥室門睡覺更重要?!边@位博主拿出近期一處民宅的火災現場圖片介紹稱,臥室門外側靠近火源的一側墻璧和門已經完全被煙熏黑,而臥室門內側除了門框被煙熏黑外,其余部分基本完好。除了高溫外,火災最可怕的是濃煙和一氧化碳中毒。美國消防安全研究所( ULFSRI)的實驗得出,發生火災時,開著門的臥室一氧化碳含量飆升至10000ppm,而關閉房門的臥室里,一氧化碳水平要低整整10倍。
![網傳“關閉臥室門能防火”?真相了解一下! 網傳“關閉臥室門能防火”?真相了解一下!](https://0.rc.xiniu.com/g2/M00/42/00/CgAGfFzaI3aAa8VVAAB89pchciA62.jpeg)
對于這樣的帖子,不少網友都表示,“再也不敢開著門睡覺了”。也有網友表示,“防火門才有用,防火門中間有阻燃材質,家里臥室的小木門沒有這種功能”。
?
真相:火災中的臥室門,打開關閉都有講究
帖子中的說法具有一定科學性,臥室門如果緊閉,能夠防止煙霧入戶。在火災中,99.9%的死亡都是因為煙氣窒息致死。這也是為什么在火災發生時,有人用濕毛巾來堵住門縫,防止熱氣和煙霧滲透進來。
但這樣是否真的能夠逃過一劫?政安提醒,睡覺時臥室門開關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,沒有絕對的答案。如果房門打開,臥室內的人員有可能盡早發現火情,提前采取急救措施,逃生或將火勢控制在起火初期。如果關閉臥室房門,有可能會延緩臥室人員在火勢蔓延前逃生,造成人員被困或發生意外。
原帖是針對國外的情況,北美地區和國內還是有很多差異。從建筑結構來說,北美居住區多獨棟木質房屋(城市建筑例外),其防火設施設備較為完善。在滅火的戰術理念上,北美地區是先搜救后出水,增加搜尋范圍,減少出水破壞,常用破拆排煙,物理控火。而我們國內的居住區極大多數都是鋼筋水泥,火災荷載和蔓延方式都不一樣。并且,對于臥室木門的標準,國標中并沒有要求一定要用防火門。目前市面上的防火門多用于家庭入戶門、樓盤過道門以及疏散樓梯間等,多數家庭在選擇臥室門時都不會選擇防火門。關上臥室門對于小火有作用,如果火勢兇猛,結果不一定樂觀。
謹記:家庭防火在日常
安全用電用氣
天然氣、液化氣灶具要注意平時的保養,一旦發生管道破損漏氣要及時維修。
重點檢查線路的接頭部位,發現線路老化問題,應及時更換成新的線路。
大功率電器應和小功率電器分開使用插座,各種電器的插座應遠離火源。
家中如存在使用大功率電器,應當單獨接線,加設保險和開關。
易燃雜物處理好
香水、發膠、指甲油和打火機等易燃易爆日常生活用品,應放在陰涼干燥處,不可靠近熱源、火源。
紙箱、廢舊報紙等可燃、易燃物品應進行密封包裝后,堆放在地下室或者離建筑較遠的空曠的地方,確保其不會接觸到明火。
家中不要大量儲存汽油、柴油、酒精、油漆等物品。
易燃易爆物品要保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。
養成安全的生活習慣
不要在床上、沙發上吸煙,不要亂丟未熄滅的火柴、煙頭。
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柴、打火機等物品,不能在易燃物附近燃放煙花、鞭炮。
切勿在走廊、樓梯口等處堆放雜物,要保證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暢通。
離家或睡覺前要檢查電器具是否斷電,燃氣閥門是否關閉,明火是否熄滅。
?
做好家庭火災應急預案
繪制一幅家庭逃生平面圖,把所有房間、窗戶、樓梯都標注在圖上,每個房間盡量畫出兩條逃生路線。
重點關注火災發生時家中其他需要幫助的成員,尤其是家中的老人、兒童和行動不便的人。
在戶外確定一個匯合點,一旦火災發生就能很快確定所有家庭成員是否全部成功逃生。
讓所有的家庭成員熟悉逃生計劃及路線,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家庭消防演習,牢記應急自救逃生要領,反復訓練是從火災中脫險的關鍵。
?
配備家庭消防“四件寶”
家用滅火器:任何大火開始時都是小火,如果在家中備好滅火器,并能熟練地操作使用,那么當星星之火燃起時,就可以確保在第一時間自行撲救,減少災害損失。
逃生緩降器或逃生繩:一旦大火不可控制時,必須首先考慮逃生。當逃生出口、樓梯通道被堵塞時,逃生緩降器或逃生繩能夠幫助被困人員,快速逃出火場。
應急手電筒:夜間失火導致家中電路被燒毀,屋內一片漆黑,特別是在睡夢中還未弄清狀況,家中已是一片火海。這時,就需要一只應急手電筒,可照明或發出求救信號,幫助家人順利逃生。
防煙面具: 發生火災時,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阻隔煙霧逃生實屬無奈之舉。事實上,遭遇火災時,帶上防煙面具才能真正有效阻隔有毒煙氣,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。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,都應該常備防煙面具,做到有備無患。
除家庭消防“四件寶”外,政安建議大家還可以在家中安裝燃氣報警器、常備滅火毯等家用消防器材,守護家人平安。